WEDCV155VD5RRV515DV

 

原標題:踐行對臺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東方紅木答卷」——專訪東方紅木董事長姚向東 ... 在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和中國製造逐漸崛起的時下,紅木家具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載體之一,近年來在國際舞臺上頻繁亮相,成為文化交流的一張新名片。 進入新時代,如何以紅木家具文創為載體,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心靈契合?針對此項值得研究的課題,記者日前採訪了東方紅木董事長姚向東先生,聆聽他講述企業發展的點點滴滴,以實際行動遞交了一份圓滿的答卷。 ... 東方紅木董事長姚向東 源自明式家具發源地,東方紅木順時代而生 出生在常熟的姚向東算不得傳統意義上的匠人,作為東方紅木的創始人,他更是蘇作紅木文化的傳承者。1987年,像大多數同齡的孩子一樣,中學畢業的姚向東和比他年長三歲的兄長姚建法一起,來到了常熟市紅木家具廠做學徒工。後來因工作需求,姚向東被派出去做了業務外聯,經常到廣東沿海出差,這個新的工作崗位為他的人生打開了一扇窗,處處都能感覺到那裡的廣闊天地。廣東沿海作為最先實行改革開放的地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先行者和排頭兵,這樣的眼界讓他內心起了變化,他想把家鄉的紅木家具推向更廣闊的市場。有了這樣的想法以後,姚向東和哥哥姚建法帶領著幾個技術嫻熟的工匠,於1993年開始了他們以家庭作坊式的紅木創業。兩年後,正式成立了公司,取名「東方紅木」。「那時候創業沒有想太多,主要是想能夠靈活地試驗自己的諸多想法。在這一行,我成不了大師,那就做一個去成就大師的人。」姚向東坦言。 ... 紅木雕刻的產生與發展,都離不開江南儒匠的推動。尤其是在計劃經濟年代,以常熟地區為中心的紅木雕刻之鄉,成為上海紅木家具出口最集中的生產基地,稱得上半壁江山。常熟的能工巧匠不但為國家出口創匯作出較大的貢獻,而且在與海外華人世界的時尚生活接軌中,探索出一條傳統經典時尚化的新路子,從而為改革開放年代由常熟紅木雕刻家具稱雄大上海的內銷市場奠定了基礎。東方紅木是常熟紅木雕刻家具業中的佼佼者,在他的帶領下,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奮鬥,已發展成為擁有員工300多人,具有雄厚的自主設計和技術力量,具有自購、自產、自銷、服務為一體的全紅木工藝家具生產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知名度居全省乃至全國同行的前列並且遠銷德國、法國、美國、挪威、日本以及東南亞、港澳臺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紅木國家標準的主要制定者,東方紅木先後獲得「中國林業產業突出貢獻獎」「中國蘇作家具名字號」、「江蘇省名牌產品」、「江蘇省著名商標」、 「江蘇省家具行業推薦名牌產品」等。 ... 從古典到新中式,不斷創新塑造品牌紅木企業 隨著時代的發展,個性化的裝修風格逐漸受到追捧,傳統復古與仿古家具已經無法滿足越來越多新生代消費群體需求,由古典到歐式、到美式、到新中式…中式家具的古典優雅早已深入人心,但新中式家具的時尚靚麗亦吸引眼球。它用簡練的線條表達深遠的意境,用質樸的紋理傳遞古雅的氣韻。沉澱千年的東方生活美學,沒有在時代的洪流中漸漸消退,卻以簡約空靈卻不失內涵的設計,站穩歷史的腳跟,時至今日,仍散發出永不落伍的魅力。東方紅木的匠人們深刻感悟到:新中式家具其實是現代人審美需求的回歸,要打造出古典和現代相結合的生活空間,就要找到完美的平衡點,再以更輕盈、質樸、自然的方式呈現出來…這個才是新中式家具存在的使命。姚向東舉例說明,60至70後購物隨大流,你買什麼我也買什麼;80後購物小群體化,即10個人買東西,有2至3個人是一樣的。90後購物,則追求的是個性化,要體現與眾不同。基於現代年輕人崇尚個性、展現自我魅力的要求,新中式家具應運而生,東方紅木在不斷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對產品進行不斷創新,贏得消費者的青睞。 新中式是具有中國傳統風格文化意義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的演繹,是在對中國當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礎上的當代設計。在姚向東看來,新中式是時代發展的產物,符合現代年輕人的的喜好。新中式家具即傳統家具的文化創意,有的是把明式家具配上各樣軟裝,有的是在明式家具上進行改進做成現代年輕人使用的東西,即滿足90後、00後的需求與喜好。可謂簡約而不簡單,是一種優雅的氣派。而在優雅藝術方面,明式家具是一座不可逾越的藝術高峰。從傳統古典到新中式,東方紅木有條不紊地進行創新塑造品牌探索,以實力贏得市場滿意度。 ... 注重文化傳承,踐行對臺文化交流與合作 作為國家級非遺物質文化蘇作技藝傳承保護基地、蘇作紅木文化的傳承者,東方紅木把目光瞄準了蘇作紅木文化的挖掘和傳承弘揚,從創辦東方紅木家俱藝術館省級工業旅遊示範點,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紅木合璧,到創辦「兩岸校企合作交流中心」,舉辦黃公望主題兩岸文創設計大賽,到中國蘇作紅木文化研究發展中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家具製作技藝蘇作紅木文化藝術保護傳承基地落戶東方紅木,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江蘇省對臺交流基地落戶東方紅木...東方紅木系列文創活動引起了海峽兩岸近百家媒體爭相報導,影響了上億受眾,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熱烈反響。 在對傳統家具文化的不斷傳承和發展時,通過黃公望兩岸文創設計大賽搭起了兩岸文創交流平臺,年年持續年年精進,從首屆兩岸35所高校,124件作品競賽。到第二屆參加人數倍增到63所高校,248件參賽作品,第三屆參加人數增至75所高校、279件作品,再次印證了設計大賽的迴響與成功。並通過兩岸高校文創論壇、校企合作文創巡展等系列活動,以此為平臺頻繁交流互動,碰撞出不一樣的智慧火花。「一企多校模式」讓兩岸高校青年藝術創作者,依循黃公望的藝術創作精神,不忘初心、精益求精,共同守護優秀的中華文化。 ... 俗話說:「文化交流心連心!」兩岸文化交流活動要始終突出和強調中華文化的紐帶作用,即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增強兩岸青年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姚向東表示,未來,東方紅木將進一步創新兩岸青年交流方式,通過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舉辦兩岸職業技能大賽等方式,在更廣範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為促進兩岸融合盡綿薄之力。 ... ... ... ... ... ... ... ...

 

 

內容簡介

  來自長輩的訊息:《一群人的老後》第三彈,
  共居同老、人氣銀髮故事集又來囉!

  「只要能夠聚在一起,就是幸福、忘憂的事了。」
  一本應援現代人健康老化的樂齡優活書


  當老態、老身、老境步步靠近,「我們老人」如何正面迎接老、雙手擁抱老,在歲月的洗鍊下,活出一幅還不錯的老後日常——
  
  老,是好好一起過。
  人類歷史上最重視老年期的時代來了!一群人的老後,他們這樣過,我們想怎麼過?作者以養老院資深住民的身分,用文字娓娓描繪43幅長輩日常:有時鬧彆扭、有時耍小心機,還有更多努力支撐生活的時刻……看他們用什麼方法補足老後心靈和行動的缺口,如何調整出更舒適的老後品質!

  老後人生設計,總是愈早開始愈好!
  藉著這一群人生學長姊的故事,提早知道老後的樣貌,看著別人的故事、規畫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從熟齡慢慢走向初老、中老、老老的旅程中,預先準備好行李與心理,做好老後人生設計,趁早往嚮往的老後人生前進。

名人推薦

  ● 推薦人(依姓氏筆畫排名)
  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TEDxTaipei講者──朱為民
  財團法人愚人之友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李希昌
  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金立
  資深報人──俞國基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
  資深作家──陳冷
  散文作家──琹涵
  作家──楊富閔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
  《熟年誌》總編輯──賴麗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育清

  福建省閩清縣人,一九四○年出生,台北市立女子師範學校、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夜間部畢業。曾任教南港國小舊莊分校一年,後轉任台北市啟聰學校教師。

  年輕時喜歡寫小說,四十歲才改寫散文,散見於各大報副刊,並曾在中華日報副刊寫專欄《醫生朋友》結集成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並曾以筆名水天出版小說、散文集與童書等。

  十年前(二○○七),因先生健康決定選擇一同入住養老院,而得以與百來名長者共同生活,觀察到老人社會的種種樣貌,起初偶然記錄所見所聞,不知不覺已累積近百篇隨筆,出版有《老後的心聲:其實長輩們是這麼想,一群人的老後2》、《一群人的老後:我在台北銀髮村的三千個日子》。

 

目錄

推薦序
自主選擇老後居所,是成功老化的要素!
_魏惠娟(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教育部樂齡學習總輔導團計畫主持人、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作者序
活到老、學到老_黃育清
 
輯壹 忘齡相伴
1. 快樂住民,我。
2. 你的眼、你的手
3. 我不寂寞
4. 當我們同在一起
5. 快樂在一起
6. 教授與軍官
7. 美麗的黃昏
8. 途中
9. 歸去來兮
10. 朋友、朋友。
11. 家在這裡
 
輯貳 擁抱老身
1. 「客人」來了
2. 忘了、忘了
3. 夜貓奶奶
4. 安靜的耳朵
5. 背後請勿說話
6. 摔跤種種
7. 曾幾何時
8. 往事如煙
9. 忘了我是誰
10. 也是一種快樂
11. 四不像
 
輯參 心裡的家
1. 愛屋及烏
2. 牽掛
3. 悔不當初
4. 被羨慕的外婆
5. 寶貝!對不起
6. 誰乖
7. 母親的笑容
8. 最親的人
9. 讓你歡喜,不讓你憂
 
輯肆 樂活安老
1. 懷念的人
2. 阿見的電話
3. 玉蘭花香
4. 不老美人蕉
5. 從那邊過來的
6. 昨日、今日、明日
7. 樹葉奶奶
8. 臭臉醫生甜護士
9. 罵人奶奶
10. 打人事件
11. 見怪不怪
12. 當你老了
 
 

推薦序 

自主選擇老後居所,是成功老化的要素!

魏惠娟 博士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教授、教育部樂齡學習總輔導團計畫主持人、國立中正大學高齡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成功老化的退休生活,至少有五項重要的層面需要提早規畫準備,它們依序是:運動保健、生活安全、人際關係、心靈安適、居住選擇與臨終安排,後面兩項應該是最難決定的,特別是居住決定影響層面比較大,有時候也不是個人想要如何安排就能如願。另一方面,老年居住安排可以參採的非傳統模式也不多,多數人選擇繼續住在中年後居住的房子,沒有想到(可能也不敢想)萬一,要如何處理的問題。

  根據衛福部民國一○六年老人居住狀況調查,結果發現期待「和子女住在一起」的選項,無論是男性或女性,都超過五成,這是年長父母們最期望的居住安排,前項調查發現女性又比男性更期待和子女同住。雖然期望跟子女同住的父母,比例已經有下降的趨勢,但是,過去以來的調查,都有一個選項是:居住在機構,這個選項的調查結果,幾年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換句話說,無論是實際居住在安療養機構的老年人,或是期望入住老人安養機構的比例,都低於百分之二,顯然,這一個選項在老人居住狀況調查中,都是最不被選擇的居住安排,主要原因與本書作者所指出的現象有極大的關係:

  大家一聽到我住在養老院,很多人都會露出奇怪的表情。「妳怎麼會去那裡住?」聽起來,「那裡」似乎不是個好地方。… …好像住養老院是被兒女遺棄似的,很丟臉的樣子… …

  多數的人雖然表面不明說,可是內心免不了也有那樣的想法,若非兒女不孝,那一定就是老而無用才會住進養老院。

  我個人由於做與高齡有關的研究,也開授樂齡生涯學習、退休準備課程,有機會分析學員的未來規畫資料,發現學員對於成功老化五個層面中的三個層面之規畫:健康、安全、靈性,都能夠有比較具體的構想與實質行動,但是,唯獨對於老後居住安排的問題,普遍沒有清楚的概念,雖然如此,對於住在機構,基本上多數人也是排斥的。

  從二○○五年開始,只要有出國機會,我都會盡量把參訪養老機構納入行程,到目前為止,已經參觀過日本東京、名古屋,芬蘭,美國紐約、洛杉磯、明尼蘇達,以及中國北京等地各式各樣的老人之家。在台灣,我陸續參觀過位於台北市、新北市、嘉義縣市、高雄市、台南市的老人之家。這些養老機構各有特色,特別是國外的機構,其環境氛圍、整體規畫都非常吸引人,參觀了那麼多感覺相當「高級」的養老機構(其實,這些機構在當地,都還只是屬於一般的機構而已),我只有一個感覺是:想要入住養老機構,還真要有兩把刷子,沒有相當的財務規畫,還不一定住得起呢!

  不過,可惜的是每一次參觀,都只限於硬體設備,以及管理策略的交流,沒有機會跟裡面的住民好好聊一聊。很高興能應邀拜讀黃育清女士的大作,讀後真是大開眼界。作者於二○○七年才六十餘歲時,決定與先生一同入住養老院(真是智慧的選擇),在與上百位長輩共同生活的過程中,透過敏銳的觀察,記錄老年社群中的各種樣貌,原來只是個人的隨筆紀錄(書寫,正是活躍老化的秘訣之一),最後竟累積成冊。

  作者的文筆非常流暢,觀察十分細膩深入,文字充滿畫面,跟著她的故事走,彷彿看見爺爺奶奶、照顧服務者彼此相顧、互相扶持的溫暖,當然也有老人像小孩一樣大吵其架的熱鬧畫面,更有溫馨的黃昏之戀,老人院裡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有善良的、有霸道的、有一聲不吭的、有喜好長篇大論的、有動不動教訓人的。其實,這些生活故事,跟住在社區中,不也一樣嗎?但是,住在社區,雖是比鄰而居,可能還不一定能如養老院的老人一樣交流頻繁,由於在養老院裡每天有機會見面、互動聊聊,又因為都住在同一個機構裡,反而具有相當的社群意識。這些平實又感人的生活故事,在作者流暢筆觸的敘寫下,栩栩如生,引人入勝,如歷其境,讀來的確可以體會作者所說的:「只要能夠聚在一起,就是幸福、忘憂的事了。」其中有一位奶奶因為腿傷而暫時搬到養老院,但是,最後,她卻捨棄一個人獨居於自己華宅的日子,決定正式入住機構,選擇與大家同樂,這位奶奶豪邁地說:「我當初的決定是對的,不然,我現在會是一個人在家裡,那有什麼樂趣啊!」

  住在養老院究竟是喜樂或是哀愁?沒有辦法與兒女同住,是不是遺憾、難過的事呢?作者的回答真是有智慧,她說:

  有朋友問我:「是每個人都像妳一樣快樂嗎?或者,也有不快樂的?」當然都有,不快樂的人理由也很多,連天氣都可能是原因,身體不舒服更是理由,膝蓋痛、腿腫、先生說話不中聽……。住在華廈也未必快樂,住養老院當然更有埋怨的理由。不快樂不是因為住的地點、住處的遠近、交通的方便與否。任何一件事,都會有快樂與不快樂兩面。

  這一本書讀起來一氣呵成,不忍釋手,讀完之後,保證你也會很想去「拜訪」。如果你對於未來的居住規畫還沒有具體的構想;對於養老院,還是存有負面觀感;對於住在養老院裡面的人,仍然心存「憐憫」或「同情」,更不要錯過這一本書,它必會改變你對於養老院的刻板印象。配合閱讀本書,或許也可以開始把參訪養老機構當成是未來旅遊參訪的一站,樂齡生涯學習的經驗告訴我,提前構想並開始規畫老後的居住安排,是退休準備的重要一課。未來居住安排決定,也會影響個人對於財務規畫的想法與方向。不管如何,老後人生設計,總是愈早開始愈好!

作者序

活到老、學到老


  出版過兩本「老後」生活的書了, 沒想到還挺受歡迎的, 所以第三本的「老後」也要登場了。

  第一本書的出版完全是意外,因為記錄了我們在養老院的生活,自己覺得有趣,而去印刷成冊,總共印了五十本左右,分發給女兒們、孫子們、文壇的少數好友,以及同住的好鄰居, 真的只是覺得養老院生活有趣而已,沒想到好朋友琹涵把我送她的那冊送給了一位熟識的編輯靜惠,承蒙她的慧眼賞識, 認為有出版的意義,於是「一群人的老後」誕生了。

  經過十三年沒有出書的歲月, 沒想到還會有這本「老來子」的出世, 我的興奮真不是語言可以形容的。

  書出版了,沒想到反應挺熱烈的,有人帶著書找我簽名,還擁抱了老後的我;有人向我買書, 送給他過去的同事、過去的同學, 讓我很擔心他破費太多。

  不過我也很欣慰, 好像有同感的老人不在少數, 只是他們沒有握筆, 所以看到我寫出了他們身體上的窘境、精神上的孤單, 心靈上得到了安慰。

  第二本《老後的心聲》在第一本出版後的七個月也出版了,有更多的朋友關心老年人的生活,有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有新北市政府績優照顧服務員、有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有愚人之友基金會,以及撰寫與長照、醫療相關主題的作者, 都紛紛表示他們的關心和想法, 和前一本的推薦者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的三位教授一樣,他們的推薦, 讓更多人在這個題目上有更多的興趣和關懷。

  第二冊比第一冊更引起注意,銷售成績不俗,還有幾次在暢銷榜上露了臉,讓我得到很大的鼓勵。最大的感動來自讀者,當有人說好喜歡這兩本書的時候,我好感謝他們,因為我們的想法是一樣的:

  「老了」還是有可愛的地方,「老了」並非一無是處,「老了」還是可以有學習、可以有進步。

  更讓我欣喜的是一名已負盛名的謝女士, 她讓我知道她對這兩本書「愛不釋手」。她說看了作品,更觸發了她許多的想法,她稱讚兩本「老後」,說那是打動人心的生命故事,讓我又愧又喜。

  我所居住的養老院也給我很多支持和鼓勵。以前寫的書從沒有辦過發表會,出版了「老後」,他們幫我辦了新書發表會,這是我的新經驗。 發表會在南港展覽館舉辦, 這是院方給我的鼓勵,不能不叫我深深感動。

  養老院裡住民很多,雖然我送出不少書,但也有被遺漏的,譬如平日少有往來的,不知道他對閱讀感不感興趣,還有人是專門愛好研究數理而較不熟悉文學的, 這些人我都不敢貿然送書。院方肯定知道了我的難處,他們很快為我做了個決定,兩本新書發表過後,放回養老院大廳的櫃台上,宣告大家,要看的可以帶上樓去看,看完放回原處即可。

  謝謝大家,看過後都給我鼓勵、肯定, 更感謝院方的用心良苦。

  第三本書寫的還是「我們老人」, 院內的居民、院外的老朋友都有, 當然也難免會寫到自己的老態, 例如記性愈來愈糟了, 耳朵對低頻率的接收有因難了; 剛起床時, 明顯地走路不穩, 甚至跌撞了等等。

  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努力, 一本接一本地寫呢?」不努力不行了, 八十歲的老人,哪有多餘的歲月可以浪費?體力明顯退步了,記得的事瞬間就忘,不趕緊把它記下來,它就要逃走了, 我怎麼能不勤快地記錄下一件件讓我感動的事呢?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587625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內容連載

輯壹 忘齡相伴
 
快樂住民,我。
 
大家一聽到我住在養老院,很多人都會露出奇怪的表情。
 
「妳怎麼會去那裡住?」聽起來,「那裡」似乎不是個好地方。
 
剛開始那幾年,我是能瞞就瞞的,好像住養老院是被兒女遺棄似的,很丟臉的樣子,又好像是老邁到沒用了才住養老院,聽起來也挺不舒服的。從此,我寄信給人,都不寫老人養護中心,而是寫街名寫門號,反正信件來往都收得到,為什麼非要標示我住在「老人院」?
 
有時候,從朋友家回來,時間晚了,不得不叫計程車,我也只說門號,不說老人院,偏偏有的司機機靈得很,他說:「那不是一間很漂亮的養老院嗎?」
 
我無法抵賴,只好硬著頭皮說:「對,就是那間。」
 
這個時候司機往往會在後照鏡裡端詳我,弄得我渾身不自在後,他忽然說:「妳是去看親戚的吧!妳不老呀。」
 
有時候我老實招認,我就是住在那裡的,招認過後就後悔了。
 
運將老大多半很好奇,像記者般發問個不停,「妳的小孩呢?」「妳沒有小孩嗎?」「妳住在那裡一個月多少錢?」「那裡伙食好不好?」「電視、冰箱都是公家的嗎?」直問到我下車給他車費,還意猶未盡地問:「房間有多大?有十坪嗎?」
 
後來我怕惹來太多關切,就不那麼直白了,司機問我是去探視的嗎?我便說是。免去了許多口舌,以及多餘的關心。
 
在朋友中,有時也會引來一些爭執,有人說:「她住養老院還不是為了可以不燒菜弄飯?」說得好像我多懶,懶到不肯煮飯,只好住養老院似的。也有人說:「住那裡不錯,先生年紀大了,她又時時往外跑,住在那裡,她可以放心。」這是了解我的人說的話。
 
住了多年,在日記裡不免記錄下一些人、一些事。由於從前的寫作習慣,又使我把它們記錄成篇,然後,篇數夠了,在編輯們的手裡,它們印成了書。書出版後,很多朋友支持,說我寫的養老院裡的事情都很正面、很陽光。也有朋友問我:「是每個人都像妳一樣快樂嗎?或者,也有不快樂的?」當然都有,不快樂的人理由也很多,連天氣都可能是原因,身體不舒服更是理由,膝蓋痛、腿腫、先生說話不中聽……。住在華廈也未必快樂,住養老院當然更有埋怨的理由。
 
不快樂不是因為住的地點、住處的遠近、交通的方便與否。任何一件事,都會有快樂與不快樂兩面。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L2jPxNd.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1590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南投四肢麻痺治療有效中醫診所竹塘瞳孔擴張或收縮治療中醫田中便秘或腹瀉治療中醫
大村消化功能異常看什麼科 永靖焦慮不安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鹿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社頭常常心悸改善中醫診所 埔鹽睡眠障礙門診治療中醫 大家都推薦這間鹿港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二水呼吸困難改善中醫診所 福興晚上淺眠治療中醫 ptt推薦的彰化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埔心四肢麻痺看什麼科 彰師大附近推薦缺乏食慾改善中醫診所 這間和美中醫診所很大推,睡眠障礙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買下去不後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